大單元 |
小單元 |
細目 |
要點 |
十三、經(jīng) |
(三)經(jīng)皮給藥制劑的常用材料 |
4.其它材料 |
背襯材料、保護膜材料、藥庫材料的作用及常用 |
(四)經(jīng)皮給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和質量評價 |
1.制備 |
主要制備方法 |
|
2.質量評價 |
質量檢查項目及限度要求 |
||
十四、靶 |
(一)基本要求 |
1.靶向制劑的特點與分類 |
(1)特點 |
2.靶向性評價 |
衡量藥物制劑靶向性的參數(shù) |
||
(二)被動靶向制劑 |
1.脂質體 |
(1)組成與特點 |
|
2.靶向乳劑 |
(1)藥物的淋巴轉運特點與途徑 |
||
3.微球 |
分類、特性及制備方法 |
||
4.納米粒 |
制備方法及體內分布與消除 |
||
(三)主動靶向制劑 |
1.修飾的藥物微粒載體 |
修飾的脂質體、修飾的微乳、修飾的微球和修飾的納米粒的應用 |
|
2.前體藥物 |
肝靶向、腦靶向、腫瘤靶向與其它靶向前體藥物的應用 |
||
(四)其他靶向制劑 |
1.物理化學靶向制劑 |
磁性靶向制劑、栓塞靶向制劑、熱敏感靶向制劑與βH敏感靶向制劑的應用 |
|
2.結腸靶向藥物制劑 |
特點、分類及原理 |
||
十五、生物藥劑學 |
(一)基本要求 |
1.生物藥劑學的研究內容 |
(1)生物藥劑學的研究范疇 |
2.藥物的跨膜轉運 |
(1)生物膜的結構、生物膜的性質 |
||
(二)藥物的胃腸道吸收 |
1.影響藥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
(1)胃腸液的成分與性質 |
|
2.影響藥物吸收的劑型因素 |
(1)藥物理化性質對吸收的影響 |
||
(三)藥物的非胃腸道吸收 |
1.注射部位吸收 |
(1)注射途徑與吸收的關系 |
|
2.肺部吸收 |
(1)肺部吸收的特點 |
||
3.黏膜吸收 |
鼻黏膜吸收、β腔黏膜吸收及陰道黏膜吸收的特點 |
||
(四)藥物的分布、代謝和排泄 |
1.分布 |
表觀分布容積、影響分布的因素、淋巴系統(tǒng)轉 |
|
2.代謝 |
藥物代謝的部位、代謝過程及影響因素 |
||
3.排泄 |
腎排泄、膽汁排泄和腸肝循環(hu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