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與中國人的關系模式(上海,11月22日)
【舉辦單位】北京曼頓培訓網 www.mdpxb.com 中國培訓資訊網 www.e71edu.com
【咨詢電話】4006820825 010-56133998 13810210257
【培訓日期】2019年11月22日
【培訓地點】上海
【課程背景】
以往研究中國人的視角,主要有儒家社會理論、人文學科的視角和人類學研究,它們雖有各有自己的學術貢獻,但也有明顯的局限和缺陷,在批判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本課程將提出一系列中國人與中國社會的命題,進而獲得關于中國人行動的邏輯。
【課程目標】
從社會學的視角介紹和討論中國人的性格特征和交往方式;
從本土研究的視角講述中國人在其所處的中國社會與文化脈絡中所形成的關系特征、運作方式及其對中國社會結構的影響;
研究儒家思想、家族結構、人情面子及其心理特征和行為策略等,并通過跨文化的比較方法獲得對中國人際關系的比較系統(tǒng)的認識;
通過脈絡觀的視角來考察中國人的社會系統(tǒng)、關系運作與權力結構,以凸顯中國人的行動路線與社會結構之間的關系,達到解讀和認識中國人與中國社會之目的。
【課程大綱】
一、緒論:農業(yè)文明與鄉(xiāng)土社會
1.家國同構
2.儒家思想及其在社會中的地位
3.研究中國人際關系的基本概念
二、認識中國人的方法
1.研究中國人際關系的視角和方法
2.經典論述、日常觀察和科學研究
3.文學作品的描寫
三、中國人際關系構成的要素
1.鄉(xiāng)土與村落
2.血緣與地緣
3.親屬制度
4.持久性與無選擇性
四、中國人的臉面觀
1.臉面的含義
2.臉面心理與行為的動因
3.臉面的社會運作和面子功夫
4.臉面觀與中國社會結構分析
五、中國人際關系網絡中的平衡性問題
1.個案描述
2.平衡性模式
3.本土的解釋
六、關系網絡與權力的再生產
1.相關概念的解釋
2.社會網絡中的權威
3.不同的理論不同的理解
七、中國人際關系的變遷
1.社會變遷中的人際關系
2.同志與朋友
3.獨生子女與人際關系
【講師介紹】
翟老師,曼頓培訓網(www.mdpxb.com)資深講師。實戰(zhàn)商學院特聘教授,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導、歷史學博士,社會心理學研究所所長,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文化中心副主任,兼任香港《社會理論學報》、《中國研究》等學術刊物編委會委員,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目前主要從事中國人的關系網絡、家庭與家族、權力與權威、社會。流動與信任、價值觀、社會與組織心理與行為等方面的研究。翟教授言辭犀利、觀點鮮明、語言生動,是國內難得的研究中國人思維習慣與行為特點的專家。
【費用及報名】
1、費用:培訓費5880元(含培訓費、講義費);如需食宿,會務組可統(tǒng)一安排,費用自理。
2、報名咨詢:4006820825 010-56133998 56028090 13810210257 鮑老師
3、報名流程:電話登記-->填寫報名表-->發(fā)出培訓確認函
4、備注:如課程已過期,請訪問我們的網站,查詢最新課程
5、詳細資料請訪問北京曼頓培訓網:www.mdpxb.com (每月在全國開設四百多門公開課,歡迎報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