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集聚因素是影響某些城市發(fā)展的關鍵因素,其中主要是指(b)。
a.社會集聚
b.生產或技術集聚
c.特殊集聚
d.偶然集聚
【答案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集聚因素的相關內容。集聚因素可以為分生產或技術集聚(純集聚)和社會集聚(偶然集聚)兩大類,其中第一類是固定的內在的因素,后者是偶然的外在的因素,所以首要的是第一類因素。參見教材p5-6。
10. 中心地理論主要解決(b)的問題。
a.在城市周圍農業(yè)區(qū)如何布局
b.城市如何分布
c.工業(yè)企業(yè)選址
d.城市內部各功能用地如何分布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中心地理論的本質。中心地理論是研究城市如何分布,而城市地域空間利用結構理論是研究城市內部各功能用地如何分布,兩者不要混淆。參見教材p6。
11. 伯吉斯對同心圓土地利用模式進行的動態(tài)分析,是從生態(tài)學的(d)觀點出發(fā)的。
a.“演替與發(fā)展”
b.“入侵和演替”
c.“承繼和發(fā)展”
d.“入侵和承繼”
【答案解析】:同心圓理論是伯吉斯于1925年總結出來的。他基于生態(tài)學的入侵和承繼概念來解釋城市土地利用在空間上的排列形態(tài)。參見教材p7。
12. 多核心理論中,城市最主要的核心是(a)。
a.中心商務區(qū)
b.批發(fā)與輕工業(yè)區(qū)
c.低收入住宅區(qū)
d.中高收入住宅區(qū)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多核心理論。參見教材p9。
13. 若上海某商務區(qū)用地建筑面積總和為200萬㎡,總建筑面積為500萬㎡,則其中心商務強度指標(cbii)為(b),( )區(qū)域界定指標。
a.50%,不滿足
b.40%,不滿足
c.250%,滿足
d.200%,滿足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中心商務區(qū)土地利用模式的指標計算。中心商務強度指標(cbii)=中心商務用地建筑面積總和/總建筑面積=200/500=40%,cbii>50%的區(qū)域可以界定為cbd,40%不符合界定標準。
14. 房地產的需求量與其價格之間的關系是(c)。
a.正相關
b.常數(shù)關系
c.負相關
d.無關系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房地產需求曲線。由房地產需求曲線可知,房地產價格較高時需求量減少,在價格較低時需求量增加。參見教材p12。
15. 居民收入水平與房地產需求量之間存在(c)關系。
a.正比例
b.反比例
c.正相關
d.負相關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房地產需求的決定因素。其中消費者的收入水平與需求量呈正相關關系,但不一定是正比例關系。參見教材p11。
16. 地租本質上是一種(c)。
a.勞動報酬
b.投資收益
c.超額報酬
d.經營利潤
【答案解析】:地租本質上是一種超額報酬。參見教材p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