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對于考生來說,題量又大題型又多,考生在復習的時候,除了要夯實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在實際問題當中解決,行測考題有很多比較靈活的題,尤其是最近幾年來出現很多新型的題型,需要根據原文進行理解的,這種題考生往往會不知如何作答,唯學網小編整理行測新題,供考生參考。
【例1】管理學上一個有趣的定律叫“酒與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里,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顯而易見,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決定這桶東西的性質,真正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
這段話想要說明的道理是( )。
A.管理者要掌握酒與污水沖突的協調技巧
B.少量污水也具有使整體變質的破壞力
C.幾乎在任何組織里都存在污水一類的事物
D.污水和酒的比例可能決定整桶液體的品質
以該題為例,很多考生看到這道題。首先判定這是一道意圖判斷題,文段作者引用了一個管理學上的定律,然后考生大致瀏覽后,就會很容易誤選A項。A項是提出來的一個合理引申項,甚至考生會不斷自我認定,認為A是在透過文段傳達給管理者一個管理理念。但稍加留意文段,我們就會發(fā)現,作者在文段引出這個定律后,最后用到了一個“顯而易見”來引導自己的結論,結論明確分析了,污水對于這一整桶水的破壞力,因此,A項,并不是結合主題句中的重點“污水”提出來的準確引申項。符合的應該是屬于B項。
【例2】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就是幫助人獲得生存與生活的本領。不管一個人將來從事什么工作,都必須能繼續(xù)自己的生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但我們的教育一直有一種忽視和輕視日常生活的傾向,在教育中一直將知識的學習與日常生活相脫離。日常生活一般是不會納入到學生的學習內容的,學生的學習與他的日常生活是分離的,他只有學習的任務,而將日常生活交給他人,交給父母去料理。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教育應該使人獲得生存的能力
B.教育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
C.現行教育制度存在的弊端
D.現行教育與教育目的相背離
同樣來看這道例題,很靠考生也會因為在判定該題屬于意圖判斷題之后,第一時間選到選項中唯一的引申項,A項。而一旦選到A,其實又是誤入了陷阱之中。因為文段提到了教育的目的后,用到了一個轉折句引導出作者表達的重點,我們的教育與教育目的事實上是有所偏離的,我們忽略了教育目的所提倡的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因此正確選項應該是D項。
通過這兩道題,再次提醒各位考生:并非所有的引申都一定是我們最終要找到的準確答案。而判定選項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理應是與原文表述的契合度。千萬別一逢引申便去選。且從近幾年的國考來看,很多意圖判斷最終都是選擇的是對于原文的忠實概括,而不少引申都是設置的一些錯誤引申來混淆考生。對此,各位考生對即將到來的省考,務必在忠實文意上細致應對,避免陷阱。
想要了解更多的公務員信息嗎?想要第一時間了解公務員的相關資訊嗎?想要得到更多專業(yè)的相關信息資料嗎?來唯學網吧,唯學網是一個大型的教育考試培訓平臺,各種各樣的公務員考試信息教育新聞小編都會第一時間為大家更新提供!敬請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