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熱的暑假生活已經離去,小學開學的日子即將來臨,又有一批孩子要徹底告別幼兒園,成為小學生。在這關鍵性的時期,如果入學準備不充分,孩子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出現諸多適應上的障礙。那么,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養(yǎng)成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才是應對之策。
“幼升小”階段孩子最大的問題是學習不主動
問題一:學習不主動和愛磨蹭
“任何人進入一個新的環(huán)境,尤其是在這樣一個成長的跨越的階段,會有一個磨合的過程,會出現很多問題”,在“幼升小”階段,孩子最大的問題是學習不主動,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課堂上不敢發(fā)言,特別是那些本來就比較被動的孩子。
剛升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在行為上還有一個表現就是愛磨蹭,即拖延性;有的丟三落四,不能按時完成功課。
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對現實生活的領悟擴大了,小學階段孩子的學習問題,終歸是約束和規(guī)范的問題,“從一個相對比較松散自由的環(huán)境,到一個規(guī)則性比較強的環(huán)境中,如果孩子在心理上沒有預備,孩子肯定會出現行為上規(guī)范的問題。
比如孩子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怎么會好呢?”
問題二:對小學有規(guī)律的方式感到不適應
對于幼兒園升入小學后孩子的各種變化,專家認為,孩子出現學習問題的情況是很自然的。“7月份還在幼兒園,9月份突然就到了小學,孩子會感到壓力,包括學習的壓力、環(huán)境的壓力、生活的壓力;很多都變了,以前去幼兒園也有一個作息表,但小學一下變得非常規(guī)律了,也更嚴格,自然會有不習慣、不適應的情況。”
家長扮演著很重要的引路人角色
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在這段時間里家長扮演著很重要的引路人的角色。家長了解了這個時期孩子的心理成長特點后,應該全面參與孩子的學習。在“幼升小”階段,家長不僅要跟學校緊密結合,還要親自參與孩子的學習,讓孩子從被動學習逐漸轉變到主動學習。
家長的身教重于言教
“學海無涯苦作舟”,家長應讓孩子從小明白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讓孩子有吃苦的精神。如果家長從小就讓孩子明白這一點,并且愿意陪著孩子去吃苦,那么在家長的陪伴之下,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會提升。孩子會覺得父母也在一起吃苦,會愿意學習。
另外,從小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慣非常重要。家長每天花上二十分鐘,讓孩子讀讀報讀讀書,在這種氛圍內,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會增加很多。身教重于言教,如果家長有很好的閱讀習慣,孩子也會效仿。若家長只是嘴上說說,孩子怎么會愛學習呢?
在小學這個戰(zhàn)場上,指揮官暫時還是家長,孩子還只是個士兵。但家長要學會指揮自己的孩子怎么去學習,告訴他這場仗該怎么打。
唯學網是一個大型的教育考試培訓平臺,各種不同形式的教育資訊內容與考試信息盡在其中。要想了解更多幼兒園教育相關內容請隨時關注唯學網嬰幼兒教育欄目幼兒園培訓頻道,小編會第一時間為大家更新跟進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