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人妖99视频_国产精品九九九国产盗摄蜜臀_国产一区二区天天看片_国产精品无码AV无码_不卡的av帝国在线一区二区

您當前位置: 唯學網 » 自學考試 » 試題專題

自考中國現代史綱要考前測試題(2)

來源:唯學網•教育培訓(www.printpiter.com)  【唯學網 • 中國教育電子商務平臺】 加入收藏

三、多項選擇題

1、袁世凱實行獨裁統(tǒng)治的主要表現有(ABCD )。

A、刺殺宋教仁 B、鎮(zhèn)壓二次革命

C、撕毀“臨時約法” D、復辟帝制

2、1916年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集團分裂成的三個主要派系是( ABD )。

A、奉系 B、直系 C、晉系 D、皖系

3、1913年到1917年期間,反對北洋軍閥統(tǒng)治的革命斗爭有( ABC )。

A、“二次革命” B、護國運動 C、護法運動 D、第一次東征

4、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得到較快發(fā)展的原因有(BCD )。

A、帝國主義對華大量投資

B、南京臨時政府和北洋軍閥政府先后頒布了一系列鼓勵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政策和法令法規(guī)

C、中國人民不間斷地抵制洋貨、提倡國貨

D、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因忙于戰(zhàn)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5、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中國近代工業(yè)尤其是輕工業(yè)發(fā)展迅速,其中,發(fā)展最快的是( BD )。

A、繅絲業(yè) B、紡織業(yè) C、火柴業(yè) D、面粉業(yè)

6、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各派軍閥之間爆發(fā)的戰(zhàn)爭主要有( ABC )。

A、直皖戰(zhàn)爭 B、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

C、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 D、北伐戰(zhàn)爭

7、在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運動中,慘遭北洋軍閥殺害的著名共產黨員有( AC )。

A、施洋 B、陳延年 C、林祥謙 D、趙世炎

8、北伐戰(zhàn)爭的主要打擊對象有( ACD )。

A、直系吳佩孚 B、皖系段祺瑞 C、新直系孫傳芳 D、奉系張作霖

四、名詞解釋題

1、北洋軍閥 : 是清朝末年(1895年)由袁世凱在天津小站訓練的“新建陸軍”而逐漸發(fā)展起來的、中國近代史上一個特殊的封建的買辦的反動的軍事政治集團,是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產物。從1912年袁世凱竊取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職位,到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宣布“統(tǒng)一告成”,北洋軍閥在中國的反動統(tǒng)治長達17年之久。北洋軍閥是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政治怪胎和惡性毒瘤,是當時舊勢力的代表者,它對外依靠帝國主義、對內實行殘酷的封建****統(tǒng)治,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加深了中國社會的殖民地化程度。

2、袁世凱 : 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獨裁者和賣國賊,1859—1916,河南項城人,大官僚地主家庭出身,北洋軍閥的創(chuàng)始人和首領。曾任晚清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內閣總理大臣等職務。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篡奪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大總統(tǒng)。接著復辟帝制,1919年稱洪憲皇帝,實行獨裁統(tǒng)治,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大肆出賣國家主權,鬧得眾叛親離。在全國人民的反對下,稱帝83天便死去。

3、“二次革命”辛亥革命失敗后,袁世凱的獨裁和賣國行徑,教育了資產階級革命派,以宋教仁的被刺和善后大借款為導火線,孫中山發(fā)動了“二次革命”。1913年3月孫中山從日本回國,號召舉兵討袁。7月,李烈鈞、黃興分別在江西、江蘇宣告獨立。接著,滬、皖、粵、閩、湘、川等省也相繼獨立。但由于內部渙散,不能統(tǒng)一行動,在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的大舉進攻下宣告失敗。

4、直皖戰(zhàn)爭 : 北洋軍閥集團中的以吳佩孚為首的直系軍閥和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于1920年7月14---18日在河北琢州、高碑店、琉璃河一帶展開的一次混戰(zhàn),皖系戰(zhàn)敗,段祺瑞被迫通電辭去北京政府內閣總理職務。它是北洋軍閥內部矛盾的一次總爆發(fā)。直系聯合奉系****了不可一勢的皖系,皖系從此衰落,失去了控制北京政府的力量,直系和奉系聯合控制了北京政權。

5、北京政變: 1924年10月23日,正當直系和奉系兩軍在山海關一帶展開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1924、9、15---11、3)之時,直系將領馮玉祥因受吳佩孚的壓制和全國反曹錕、吳佩孚的革命形勢影響,率部從前線撤兵、攻占北京,包圍了總統(tǒng)府,軟禁曹錕,逼其下令停戰(zhàn),解除吳佩孚本兼各職,接管北京城防務,是為北京政變。25日,馮玉祥將其部改稱“”,自任總司令,脫離直系,并電邀孫中山北上共商國事。

6、三一八慘案:是軍閥段祺瑞親手制造的屠殺人民的血案。1926年3月18日,北京群眾10萬余人在共產黨和左派的領導下,為抗議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罪行舉行游行示威,當隊伍行經段祺瑞政府門前時,遭到預先埋伏好的軍警的槍擊,死40余人,重傷200余人,造成駭人聽聞的“三·一八慘案”。魯迅稱之為“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

7、華盛頓會議:1921年11月12日到1922年2月6日,由美國發(fā)起,有英、法、日、意、中、荷、葡、比九國參加在美國華盛頓召開會議。會議議程的主要問題有“限制軍備”和“遠東問題”兩項。在“限制軍備”問題上,美、英、日、法、意五國經過激烈爭吵,達成了五國發(fā)展海軍噸位的比率美國獲利最大。遠東問題的中心問題是中國問題。經過斗爭,中國初步收回了山東主權。但會議簽署了《九國公約》等文件,雖然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對中國的壟斷局面,卻使中國處于多個帝國主義共同控制的局面,實際上是對中國的共同宰割。

0% (0)
0% (10)
已有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