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武術愛好者都是通過影視作品對個別武術名家有所了解,如葉問、李小龍等,那么大家是否知道太極拳各支的武術名家情況,形意拳的歷代武術名家的具體情況呢?相信所知者甚少。有鑒于此,唯學網(wǎng)小編特別在武術頻道設立武林人物專題,為廣大武術愛好者詳細介紹各位武術界的領頭人物,使其能對該武術流派的發(fā)展情況了解的更加透徹。本文將為大家介紹傅式太極創(chuàng)始人傅振嵩。
傅振蒿(1881-1953年)號乾坤,王曲鄉(xiāng)馬坡村人,傅式太極拳的創(chuàng)始人,中國近代頗有名望的武術家。
傅振蒿16歲時,本村集資禮聘八卦掌祖師董海川的高徒賈岐山創(chuàng)辦武學社,他想學武而又無錢交學費,只得每天晚上到村東大廟武場偷學練武。后被發(fā)現(xiàn),曾幾次被趕走,但他每晚必至。他這種頑強好學的精神,感動了賈老師,充許他免費進場學習。從師9年,振嵩練就一手耍太極球絕技,雙手將20斤重的太極石球拋起兩米多高,然后以胸接住并彈回,再用手接住。走八卦步時他能用兩手將兩個石球同時旋轉(zhuǎn),如走盤之珠,學成武術之后,經(jīng)常抱打不平、除惡揚善,鄉(xiāng)親們夸他是“有功夫的勇士”。
1920年,振嵩棄農(nóng)從軍,在張作霖部下當兵。此間,他在一次大型武術表演中,先后表演了虎拳、連環(huán)掌、八卦旋風刀和八卦四面大槍,整個表演矯健威武,如龍如虎,深得旅長李景林的賞識,遂讓其擔任了武術連連長。1926年,張作霖把武術連調(diào)往北平大帥府擔任衛(wèi)隊,并讓振嵩任衛(wèi)隊長。翌年,振嵩請長假離開軍隊,與北京的孫祿堂、楊澄甫、李文書、霍殿閣等武術家共同切磋技藝,精研中華武術。
1928年,南京中央國術館成立,振嵩被聘為八卦掌總教師。翌年,中國國術館在南京舉辦全國國術考試,預賽時,有一選手以勇猛異常的沖鋒拳一口氣連勝20多名選手。這時振嵩上臺應戰(zhàn),先以八卦掌攻守法對付對方,不分勝負。后以“老僧披衣”之式將對方摔倒在地。從此,傅振嵩在武術界威名大振,當時《大公報》編印的《國術名人錄》中,將傅譽為“虎將”。
1929年,兩廣國術館在廣州成立,振嵩應邀赴廣州任教。聯(lián)袂南下的還有北方拳師萬籟聲、顧汝章、耿得海、王少舟,這就是武林掌故中所說的“五虎下江南”,1930年,振嵩及其長子傅永輝隨張子江率領的武術團赴香港表演了精湛的武藝。
傅振嵩注重博采眾家之長,陸續(xù)創(chuàng)立了傅式初級、中級、高級太極拳,太極閃電拳和八卦推手等套路,逐步形成了傅家拳剛?cè)嵯酀、舒展穩(wěn)固、靈活輕巧的獨特風格。傅式太極拳不僅在國內(nèi)獨樹一幟,享有盛譽,而且在美國、加拿大、巴西和東南亞各國也廣為流行。麥寶嬋主持的波士頓中國武術研究所,黃理主持的澳洲中國武術學校,香港郭運平開辦的武術館,都堅持授傅家拳術。振嵩著有《傅式太極拳》、 《斯文體育》等著作。
振嵩畢生為發(fā)揚中華武術而辛勤耕耘,桃李滿天下,廣州有名的老拳師梁日初、馬日清、王洪、翟榮基和肇慶市武協(xié)主席林朝珍以及香港八卦掌名師孫寶剛等都是傅振嵩的門徒。他的長子傅永輝現(xiàn)任廣東省、廣州市武術協(xié)會副主席。
上述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傅式太極創(chuàng)始人傅振嵩的一生大體情況,如需更多武術名人的相關資訊,敬請密切關注唯學網(wǎng)文藝體育欄目武術培訓頻道,小編會在第一時間作出相關報道!
